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林业   639篇
农学   423篇
基础科学   60篇
  385篇
综合类   1374篇
农作物   390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812篇
园艺   1080篇
植物保护   31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籼稻3037、Palghar和粳稻029、02428及其正反交F1为材料,探讨水稻籼粳亚种对光抑制和DCMU的耐性及其在杂种F1中的生理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亲本及正反交F1的PSⅡ活性对光抑制和除草剂的耐性基本上是一致的。粳稻大于籼稻,籼粳杂种F1分别与其母本相似。在育种上选用耐光抑制和DCMU(I50较高)的品种作母本是水稻生理育种中选亲配组的重要着眼点之一。  相似文献   
992.
几种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三系幼苗抗冷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杂交水稻抗冷性选育种的需要,我们研究了低温对五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影响从低温对幼苗根系电解质泄漏,黄化幼苗转绿和幼苗存活率的影响来看:根系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增加,叶绿素合成能力的降低与幼苗存活率具有一致性,其抗冷顺序为粳稻型的秀优57>籼稻型的青优早>汕优63、汕优64和成优64。杂交水稻F_1的抗冷性与母本近似,与父本关系不大,保持系的抗冷性相似于不育系。本文对该结果在杂交水稻抗冷性选育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单季稻区蜘蛛群落的研究——多样性,优势度,排序和聚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88年对江苏省江浦县和安徽省铜陵市两地单季稻区蜘蛛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蜘蛛群落组成共45种,分属于25属10科。群落主要成分是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草间小黑蛛Erigonidum graminicolum、拟水狼蛛Parata subpirapicus、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个体数以食虫沟瘤蛛占优势。冬作田中以油菜田的蜘蛛群落多样性、均匀度较高。从时间上,稻田蜘蛛群落多样性值在水稻移栽42 d(6月24日)和92 d(9月21日)分别达到高峰,其值分别是3.68531和3.96823,多样性值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高于前期,优势集中性指数则相反。从空间上看,迟栽田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高于早栽田,而优势度则相反:迟栽田的群落稳定性高于早栽田。对两地区蜘蛛群落进行排序和模糊聚类分析,表明群落组成的相似性与水稻移栽期关系密切,总体上看稻田蜘蛛群落组成的异值水平较小,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稻田间蜘蛛群落的差异比同地区相同年份的大。移栽期相同的稻田蜘蛛群落在阈值水平λ很高时就可归为一类。  相似文献   
994.
常婧 《农业工程》2022,12(5):157-159
分析了陕西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指出陕西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元化社会服务系统、加大政府对小农户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小农户与社会企业合作、农产品细致化、提高小农户的综合素质5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95.
高国文  杨斌  刘斌  王惠 《蔬菜》2022,(12):12-17
摘要:为探索低山工厂育苗替代二高山农民自育苗的可行性,通过不同播期对比试验,不同辣椒类型 品种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试验,检验了低山工厂苗在二高山移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及CO2减排效应。结 果表明:低山工厂苗不仅完全适应二高山区环境,且各项试验均实现大幅增产,其中大面积生产试验中 辣椒667 m2 产量为2 618.8 kg,较农民自育苗增产1 035.4 kg,增产率达65.4%;同时,针对二高山辣椒工厂 育苗增加的燃料成本和CO2排放情况进行建模测算,以育苗18万株的长120 m、高3.5 m、弓长8 m的塑料 大棚为模型,测算出该模型大棚内温度较棚外高6 ℃并维持60 d,需要燃煤10 t、支出15 488元,CO2排放 量高达24.8 t;而低山模型大棚育苗不需加热,只需运输燃油支出1 548元,CO2排放量仅为0.405 t。  相似文献   
996.
文静  黄海涛  李家慧  张杰  牛义松 《蔬菜》2022,(12):23-26
摘要:为研究不同水溶肥料配施在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 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 料(中量元素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等5种常见水溶肥料组配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 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组合水溶肥料均可以改善番茄农艺性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 果,大量元素、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大量元素+含腐植酸、大量元素+含氨基酸(中量元素型)、大 量元素+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型)水溶肥料处理667 m2 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提高8.3%、10.2%、5.3%、 5.6%和6.4%;同时还能改善番茄的品质和土壤养分状况,各处理V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13.4%、 23.8%、19.2%和16.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3%、14.5%、25.8%、24.2%和22.6%。综合 追肥效果,建议在设施番茄生产中,按照大量元素+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施肥以提高产量,或按照大量 元素+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施肥以提高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997.
为解决由于长期种植,温室内病虫害严重的问题,探索了密云区芹菜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架、设备系统等配的配置及管理,合适的种植模式、高产优质品种的选择,以及良好的水肥管理、优化的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的应用,实现了营养液利用率95%以上,节肥率达到30%,产量提高15%以上,产品价格也比普通栽培高,品质好,同比增收10%以上,且符合密云区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满杰  韦强  钱井  郑丽静  赵立群 《蔬菜》2022,(6):42-47
为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番茄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聚丙烯打孔袋(PPP)、双向拉伸聚丙烯保鲜袋(BOPP)、自发气调保鲜袋(MA)、聚乳酸保鲜袋(PLA)、聚乙烯保鲜袋(PE)5种保鲜袋为材料,分析了在常温条件下贮藏8 d,不同保鲜袋内O2和CO2体积分数、果实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和感官评价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PPP保鲜袋相比,在贮藏期间,MA保鲜袋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番茄质量损失,使果实的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贮藏第8 d,番茄VC含量为0.11 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0%,仍能够保持较好的番茄果实硬度和商品性,硬度仍能达到2.2 kg/cm2,较对照高38.2%,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总之,与其他保鲜袋相比,MA保鲜袋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9.
摘要:为推动芥蓝产业快速发展,总结了我国芥蓝育种现状,表现为育种手段从传统走向现代,市场 上仍是常规种与杂交种共存,新型品种不断涌现,如西兰薹、芥蓝薹等;未来需要各单位加强协作,联 合攻关克难,通过杂交选育、现代生物技术等手段培育出更多优质、丰产、多抗、广适,适应现代机械 化生产的杂交品种与新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00.
为筛选适宜应用在塑料大棚番茄种植中的生物降解地膜产品,对比了不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材质、PBAT+聚乳酸(PLA)混合材质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的性能以及其对番茄长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材质降解膜在抑制水分蒸发、降解性能、提高番茄产量及效益方面,均比PBAT+PLA材质降解膜的效果好,故在塑料大棚番茄生产中可以选用PBAT材质的生物降解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